會員登錄
帳   號
密   碼
驗證碼
 
註冊
行事曆
< 2024-10-18 >
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
    1 2 3 4 5
6 7 8 9 10 11 12
13 14 15 16 17 18 19
20 21 22 23 24 25 26
27 28 29 30 31    
領導獻詞
首頁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分享到:
五華子弟回鄉素描
更新時間:2024-09-04[ 五華同鄉會 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五華子弟回鄉素描

作者:劉耀華 五華縣潭下鎮上圍人 民國四十九年生於台灣台中

我們的家鄉,廣東省五華縣,位居粵東中心,被同樣是客家人的縣份龍川、東源、紫金、陸河、揭西、豐順、興寧包圍著。從地圖上看,略像人的心臟,東、南、西邊高山錯落,中間拱起一條龍脈,隔出兩條水系-潭江和琴江,我們講五華話的族群,就在這山水間繁衍生息。

近兩百年來,由於西方列強的欺凌掠奪、國內政經的顢頇敗壞,五華雖地處僻壤,也是深受其害,大部地區民生凋敝、窮途潦倒;迨自抗戰軍興、國共鬥爭,家鄉更是身在漩渦,眾多鄉親食宿無著、日夜煎熬。如此淒涼艱苦的歲月,我們的父祖們卑微地咬牙撐過去了,現今他們的骨骸躺臥土墳,名字掛在廳堂,撫今追昔,怎能一時或忘他們的血汗形勞呢?我就是在這種情懷中,自卸下戎裝之後,哪一國都不想去,只想著要回到那全廣東乃至全中國貧困縣之ㄧ的:我的家鄉五華。

前幾次,因我老屋在潭下,所以到過了大田、潭下、雙頭(嵩頭)、岐嶺、華城、轉水、油田、郭田、新橋、水寨等潭江流域的鄉鎮,領略了那裡的風情,印證了我父親的描述;看那七目嶂高聳翠綠,佇足山頂可遠眺周邊七縣;潭江上游水深蜿蜒,如同一條青龍下山 ;溢塘水庫碧波盪漾,魚鰻對果林;潭下的墟日,依舊人頭鑽動,古今貨品雜陳;華城是古縣府,文風鼎盛,如今仍是我縣的門戶,那裡的人優越感不減當年;水寨為縣治所在,工商業發達,有現代化都市的雛型,那座橫跨琴江的石橋古色古香;油田、郭田好似難兄難弟,沿途人口寥落車馬稀;大田地狹人少,但很爭氣,出過不少土豪,全鎮兩萬八千多人,僅五百餘姓黃,其他都姓張;嵩頭緊鄰龍川的錦歸,兩鎮的居民最近處約兩公里,語言腔調、生活習慣大不同;岐嶺是我縣大門,去老隆的必經之地,因為長樂燒酒廠的設置,聲名跟著遠播;轉水介於華城、水寨間,本也寂寂無名,而今湯湖熱礦泥景點開發出來,遊客絡繹於途;新橋真是窮鄉僻壤,突出於西北邊陲,夾在興寧、龍川縣的縫裏,可她所產的腐竹(豆腐皮卷)質地優良,遠近馳名。

去(95)年是我第四次回鄉,決定造訪琴江流域圓我故鄉情。(95)年十月四日一到家鄉,先探望姑母、親族,陪他們過中秋。十月七日晨,僱車直驅周江河上游(琴江支流)的長布鎮,有點怪的地名,處在叢山之間,不見田畝,但見墟場盛大,原來她是我縣的後門,再向西南就是紫金縣,車流穿梭,一派繁榮景象。

午前來到橫江村,也是周江河的一個聚落,緩緩陡升而獨立的山頭矗立其後,既雄壯又安祥,一條溪水繞村前,平靜中可見游魚,又有奇石點綴河中,此地山水輝映,讓人流連。

中午到了周江鎮,環顧四面丘陵,可謂荒山野嶺,墟上店舖規模甚小,不見榮景,然而她的小學卻較其他地方精緻美麗、生意盎然,從這個地方看,周江的父老是值得尊敬的。回長布鎮的途中,望見「萃文中學」,心頭一震,那不是以前書中讀到名聲響亮的學校嗎?想不到它竟坐落於此山坳裡,真是蓬蓽生輝阿!

下一站前往華陽鎮,最近的一條路,必須出縣境,從紫金的中霸、敬梓而回;自小便聽過那裡鄒屋人叔姪鬥冤家,驚動縣、省、中央而調解無功,鬥到至死方休的悲慘故事,此毋論矣!華陽鎮有一愛國典型人物,我認為可以和蕉嶺縣的抗日民族英雄謝晉元齊名等功,他就是鄒洪上將(字若虛);其先祖渡海來台,住在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,傳至鄒洪已是第六代的日據時期,高中隨兄前往日本讀書,基於民族義憤,旋即轉往祖國上海求學,畢業即考入保定軍校,參加革命行列,東征、北伐、剿匪、抗戰無役不與,官銜累遷至陸軍中將。民國三十四年日寇攻陷廣州後,欲北上會師,時任粵桂邊區總指揮的洪公,日旰忘食,批星戴月,督師於韶關前線,不意竟染熱疾而忽之湯藥,以四十九歲英年病逝於戰場湯山,嗚呼!哲人日已遠,典型在夙昔。

黃昏時刻來到華陽,位在北琴江(琴江支流)中游,但見煙塵瀰漫,交通與城鎮建設方興未艾,繁榮之期可待也,拜過鄒洪紀念碑,再訪華陽中學(原若虛中學)、小學,發現校區空間狹窄、校舍老舊,尤其小學面積長寬約五十公尺,竟要容納兩千多名學生,於心實有不忍!

十月八日晨,順著華陽街閒逛,看到百米不到距離,擺了二十六個豬肉攤,也算是奇景了;另有值一提的是:此區乃屬五華的上山,說話的聲調抑揚起伏較大,顯與下山的華城、水寨不同(但仍屬長樂腔)

早飯畢,啟程向龍村、登畬、硝芳、梅林各鎮遊覽;此四鎮皆位在南琴江(琴江支流):接近龍村時,遠遠望去,即知大鎮也,屋舍樓房緊簇,進入街道後,果然人車鼎沸,熙來攘往,前途似有可觀;出了市鎮,漸入山區,景色徐徐改變,赤土蘆枝的山坡退去,代之而來的是青山綠水崩石,公路沿著河道修築,依山傍水,惠風和暢,如登仙境;那登畬、硝芳兩鎮頗有相似之處,後方都有高壯柔美的大山伴著潺潺的溪流,民居散落,百姓悠閒,直可說是我縣的世外桃園!

接近梅林鎮前,彎進古大存故居看看,其事蹟之前已略知ㄧ二,吾人嘆息當年共產黨人如此奮鬥革命,犧牲無數,為的只是一個不可預知的理想,如今還是要回到三民主義的道路上,才能創造中華民族的輝煌,內心紛亂如麻。

中午在梅林吃飯,點了當地的菜餚,釀豆腐、清蒸魚、梅干扣肉,炒大腸,骨頭湯,做法、配料稍具特色,讓人酒足飯飽、齒頰留香。

至此,已到琴江河中游,實在難以形容她的美,就說:在山裏有小女孩活潑可愛的美,在丘陵有婀娜姘婷少女的美,在平原有熟女風韻典雅的美吧!梅林以下,看那江水,灣灣悠悠,躺在其岸邊,就如依戀在母親的懷抱,有著無比的溫暖幸福,難怪很多鄉長的文章裡,不時地思念、歌頌她啊!

下午進入安流鎮,此鎮赫赫有名,抗戰期間因著琴江河的交通,商業繁榮,貿易發達,勝利後一度成為縣府所在,現今仍以優越的地理位置,登上我縣第二大城,工商界普遍看好她的未來。為能多看幾個地方,黃昏時刻,騎乘機車衝往棉洋、橋江二鎮,沿途無甚特色,民情也是一般,但過了棉洋,即可一睹慕名已久的天柱山,邊看邊想著山上的神仙故事,所謂神往是也!那橋江可說偏遠,但不偏僻,她是我縣的另一個後門,再向前行,即至揭西縣境,馬路寬敞,令人記憶深刻的是,學校的管理井井有條,足可稱道焉!

十月九日一早匆匆上路,目的是到大都、雙華(嵩頭),出了安流,便到洑溪,一灣河水過田疇,金黃稻穗舖地來,多美的農村景色;翻過山崗到了大都,「大都不大,小都不小」,誠如是也,再行,越來越山,進了雙華,這個東陲大鎮也不大,真的是偏僻了,感覺上還處在古時候自給自足的時代,打鐵、燒窯、木工、竹編無一不有,

穿出雙華,越過山徑,來到一處高崗上,放眼眺望,頓時天寬地廣,身心舒暢,忽見對門山邊有座高塔,狀似雄偉,於是下崗爬嶺,機車在山路中巔波迂迴而上,來到塔前,原來是重修的七層浮屠,高三十三點二四公尺,有數位老嫗顧守,添了香油錢,即登塔臨風極目,視界更遠了,周遭大小景緻,盡收眼底,扶欄靜想,我五華江山竟如此多嬌。

下塔後,再向高處騎去,路況突然變好,愈到山頭,草木愈加扶疏,已見遊人,借問何處?答稱:「此乃高山寨義女廟風景區,可從另一條路開車上山」,於是停車徒步,走到山頂果見遊客、信眾聚集,頂禮膜拜、求神問卜兼而有之。在此觀覽,幾可奪目,綿綿的青山似波瀾,雲霧飄忽如絲帶,腳下的村鎮、埤塘就像衣服上的寶石,令人目不暇給!

中午回到安流,在岸邊用膳,俯看琴江水,吃著牛肚肛、豬肉丸家鄉菜,聽著老闆、夥計、食客、大人小孩都是用五華話吆喝交談,親切無比。由於晚上便要趕往龍川,搭火車前往武漢會見那裏的五華鄉親,家鄉的旅程就此告一段落,其餘鄉鎮,小都、文葵、錫坑、橫陂等地,下次再見了!

五華的子弟,涵養著特殊的民族文化,身處在特殊的歷史年代,回到父祖生長埋骨的地方,情緒心血必定活耀沸騰,但也凝聚安定了思想精神,因為這裡是我們的根,我們的發源地,有時間須要回去看看:五華,我們的家鄉!

訂閱電子報

網站名稱:台北市五華同鄉會 網址:https://wuhuatp.esino.org
會址:台北市和平東路三段669樓之一(捷運木柵線:六張犁站) 
電話:+886-2-8732-0785,傳真:+886-2-8732-0786,
電子信箱(E-Mail):3669f@pchome.com.tw
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,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,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。
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© 華人自在交流聯合網/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 EzFree Interchange Co .,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Tel: +886-2-26648311  E-mail:ezchange@hotmail.com ;freeinterchange@gmail.com